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红地毯  (第3/3页)
我就悄悄出门,赤脚跑进水田,用脚去踩。就这样,给我寻了不少。”    众人都在笑,说荸荠有什么吃头,也不值几个钱。干脆去买两罐马蹄爽喝好了。    “诸位客官要寻些什么?”点主人出来应酬。这家店子很大,富丽堂皇得像一间博物馆。    众人见店里都是美术品。也觉得奇怪,拿眼睛看着黄昏。    黄昏回答:“买几把扇子。老板,有没好的介绍?”    区光问:“买扇子赶什么,难道你还让我们各拿一把扇子去出席奥斯卡晚会不成?王茹她们拿扇子还有说头,毕竟欧洲古代个贵族妇女有拿扇子地习惯。我们几个大老爷们拿扇子做什么?”    “你这就不懂了。”黄昏给众人上课:“贵族妇女拿扇子是为了衬托自己的笑容,笑的时候,来个尤抱扇子半遮面,回头一笑百媚生。平添一种女人的魅力。”    话还没说完,王茹就欢喜不尽:“我要。我要买扇子。”    黄昏接着说:“男人拿扇子,是我们中国书生的儒雅风度。以湘妃为骨,丝鹃为面。张合之间,清风徐徐而来。浩浩乎,如洪波涌起,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若凭虚御风,羽化而登仙。张开来,文人的一身清白;合做一处。惊堂木响,当头棒喝。在没有什么东西比扇子更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底蕴了。”    鼓掌。众人都鼓掌。    “精彩,真精彩。”王茹说。    “大哉斯言。黄昏先生真是一个妙人。”区光赞叹。    “就忽悠吧。”林玉婷说。    “切!你总是抽我的底火,扫兴。”黄昏很郁闷:“难道我说错了。”    林玉婷接着说:“斑斑血泪,竹片相公。张开来,挡不住清兵滚滚铁骑;合一处。架不住李闯闪闪大刀。只一口痨病汪子,吐作一树桃花”    黄昏气极,怒极反笑:“你当我在演《桃花扇》。我也不是那个什么…书生。”    “好了,你们别吵了,还是大扇子吧,我可要选了。”王茹便去挑了一把泼墨山水的啊大折扇,看题款是林风眠。有一看价格,一万美金。眼睛立即发花,忙丢到一边:“我地妈呀,这么贵!”    老板连忙接过扇子用手帕轻轻擦着,说:“这可是大家之作。”    王茹上次买宋徽宗的画就闹过一次笑话。立即不说话了。    老板笑了笑,说:“其实你们妇女不能拿大折扇的,要拿就拿团扇,纨扇。”    “知道了,知道了。唐伯虎不是就有一副画叫《秋风纨扇图。吗?看来,的确是这样的。”黄昏点点头“老板,有合适的没有。”    老板点头,说:“其实,纨扇不好弄,尤其是大家的作品。因为纨扇不像折扇,一顿笔走龙蛇,书法也好,泼墨山水也好,花鸟虫鱼都可。纨扇必须是工笔重彩,这样才能配合持扇人的身份。你也知道,画这种东西比较花时间,画家们都不太爱画。不过,你们运气好,我手头正好有两面扇子。”说吧便寻了两只扇子出来。一把上面画的一只喜鹊站在石榴树上,取一个留喜地意思;另外一副上面画的是一丛水仙。落款是:任伯年。    黄昏一看,说这东西好。    任伯年是旧上海画家,擅长工笔仕女,花鸟也是一绝。难得这里有地卖,看模样也是真迹。上世纪初,文化大量外流,黄昏便起意将这些东西买回国内去。    于是,水仙给了林玉婷,喜鸠石榴图给了王茹。    林玉婷非常喜欢这扇子,出奇地没有推辞。    两美女拿着扇子,装模作样地做西子捧心状,迷煞了黄昏。    剩下就该黄昏和区光选了。    实际上,扇面还真不好挑,难得这里有这么多好东西,不大买一气有点对不起自己。    区光选的是一个上海青年画家的作品,不知道怎么的,居然出口到了上海。上面有几竹芭蕉,上面题着一句诗…绿蜡尤卷泪未干…好像是(红楼梦)里的诗句。黄昏读了几遍,摆着头道:“搞俅不懂。”    黄昏自己那把折扇比较独特,不过不是真迹,是赝品。上面画着一只钟尬,题款上写着“大千居士”四个字,不过却是假地。    “会毛笔字吗,写得如何?”黄昏问老板。    “我以前在国内是书法协会会员,见笑。”老板傲然回答。    “帮我写几个字在上面。”    “好,写什么?”    “就写四个字好了。”黄昏微一沉吟,道:“就写,鬼神辟易,四字。”    众人汗。    黄昏这把扇子是最便宜的,只花了一千不到。其他几把就厉害了,王茹和林玉婷那两把花了将近十万。    众人呼啸一声,出店。找地方吃饭。    准备迎接晚上的挑战。    “中国人真是有钱啊!”远处,两个FBI探员感叹“同样来自社会主义世界,我们怎么这么穷,为什么呀为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