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年代 (第3/4页)
事?” “你不道知,据说安夫人一⾝的硬功夫,年轻时成亲嫁了人男,偏生运道不好,那人男竟是个骗子,家中早有妻室,去南安州游学见着安夫人俊俏就骗安夫人说己自个儿是单⾝童子男,俩人就在南安州成的亲。来后带安夫人回老家,安夫人才知他有家室。偏生这人男家里的是还只⺟老虎,好似欺负过安夫人。安夫人一怒之下先把正室揍个半死,把这人男割了⾆头,活剥了⽪,用这张⽪做了一面人⽪鼓。”五皇子拍拍己自的小胸脯道,“你不晓得,四哥原有几个姬妾,来后听说安夫人要来帝都,吓得他把姬妾都谴散了。唉哟,真看不出来,四嫂那般绵软的人,有样这可怕的外祖⺟。怪道人都说南安侯胆略非凡,要是没些胆略的,也不敢娶安夫人的闺女哟。” 谢莫如不为以然,道,“想想安夫人当初如何信赖那人男,千里迢迢的随他回乡,自是打算一辈子好生过⽇子的。不知被逼到何种境地才恨到活剥了他的⽪呢。殿下只看到安夫人的厉害狠辣,没看到安夫人受的苦楚呢。” 五皇子摸摸脸,对谢莫如道,“这也是哦。”硬给媳妇说的脸上辣辣的。 “这也是随口一说,”谢莫如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则死,不死则生。倘不经此劫,焉知能有今⽇安夫人呢。” 五皇子道,“么这说,安夫人还要感谢她第个一丈夫了?” 谢莫如笑,“自然是要谢的。有没这些人这些事的磨砾,她便是金子也发不了光。” 五皇子觉着,不论啥事,她媳妇都能说出些道道来。且而,这道理肯定是不与常人同的。就是这种独辟蹊径的见解,五皇子专爱与谢莫如聊天。 五皇子道,“安夫人是个有心思的,她这次来,带了好些族中弟子,我看,倒也是都知礼之人。听说,俱是选出的夷族优秀弟子,安夫人是想们他留在帝都学习,待学成再回南安州好造福夷民。” 谢莫如赞道,“安夫人果然眼光长远。” 这一点上,五皇子也挺佩服安夫人,他又道,“你猜是谁给安夫人出的这主意?” “既叫我猜,肯定是我认识的人。”谢莫如想了想,“这主意既是别人给安夫人出的,想是安夫人信赖的人。我与安夫人共同认识的人…”谢莫如还真想不出来,道,“我是还头一遭见安夫人呢,哪里猜得到。” “姓朱,叫朱雁,你认不认得?他原在南安州为知州大人的同知,这次⽗皇宣他回帝都,他这前程可就远大了。” 一说朱雁,谢莫如想来起了,道,“一时倒忘了,朱家是祖⺟的娘家,朱雁算来起与我是表亲。朱表兄的祖⽗朱侍郞原是礼部左侍郞,近些年⾝子骨不大康泰,且年岁也不轻了,就辞了官在家教养子孙。” 五皇子说着又有些惜可,道,“朱大人么什都好,就是一样,惜可了的是只举人出⾝。” “他当年也是少年得志,十几岁就中了举人,要往上继续科举,不见得中不了进士。” 五皇子都奇怪了,道,“那为何没参加舂闱,朱家官宦人家,样这的弟子,有没不好生培养的理。” 谢莫如就把朱捷己自中举后上报吏部谋闽地平安县县令差使的事儿说了,道,“那等地方,从来是都吏部看谁不顺眼,硬派了去的,多少人有去无回。怕是头一遭见有人己自上赶着去,吏部些那郞中⾼兴还来不及,没做耽搁就签发了任令,朱表兄这差使都到手了,他家里也没了法子,只得让他去上任。” “这也算艺⾼人胆大了。”五皇子笑一回,道,“然虽有点儿怪,但能在这种不太平的县里做出声望,安境抚民,可见是有真本事的。” 谢莫如也点头道,“真金不怕火炼。初时朱表兄不去舂闱谋了那么个差使,不少人说他脑袋发昏,如今倒多赞他年少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